中新网合肥9月26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密钥分发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实现全被动量子密钥分发。
据介绍,该团队韩正甫、王双、银振强、陈巍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无需主动调制的新型量子密钥分发实现方案并完成了实验验证,为实现高现实安全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提供了新思路。该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量子密钥分发理论上可以实现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共享,但器件特性、调制精度、环境干扰等因素有可能造成系统的现实安全性问题。例如,郭光灿团队发现,系统中广泛使用的铌酸锂主动调制器件,可能会受到光折变等侧信道攻击而泄漏信息。
为彻底解决主动调制带来的隐患,郭光灿团队与合作者另辟蹊径,设计了无需主动调制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该系统方案克服了此前无法同时实现“被动”光强调制和量子态编码的矛盾,并给出了考虑“有限长效应”的严格安全密钥率。团队通过全被动时间戳-相位编码解决信道环境干扰的难题,同时通过优化后选择策略解决数据吞吐量过大的难题,最终完成了无需任何主动调制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验证了全被动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安全性是量子密钥分发的核心价值和要求。探索具有更高现实安全性的协议,并设计相应的方案和系统,是推进量子密钥分发走向实用化的关键之一。该研究为实现高现实安全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对推动该领域的实用化和标准化具有重要意义。(完) 【编辑:李岩】
中新社合肥9月26日电 (记者 张强)26日,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镇池州至黄山高速铁路(以下简称“池黄高铁”)施工现场,随着最后一对500米长钢轨被铺设在无砟道床上,标志着池黄高铁全线铺轨完成,为项目后续开通运营奠定基础。
据介绍,池黄高铁于2023年5月18日开始全线铺轨。全线需铺设长轨251.51公里,铺设道岔45组(无砟36组,有砟9组),铺道砟超1.6万立方米。
池黄高铁位于皖南山区,是武汉至杭州高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自池州站,至黟县东站与在建昌景黄高铁共站并线至黄山北站,新建正线长约12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设池州、九华山、黄山西、黟县东、黄山北等5座车站。太平湖特大桥是全线控制性工程。
池黄高铁建成通车后,将成为串联皖南两山一湖(九华山、黄山、太平湖)核心景点的黄金旅游线路。(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