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杭州9月23日电 (记者 胡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将于23日晚开幕,港澳台地区派出约1400名选手参加数十个项目的争夺,参赛人数规模均为历届之最。
中国香港:力争奖牌数再创新高
23日晚举行的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中国香港代表团的橄榄球运动员姚锦成和武术运动员莫宛萤将担任开幕礼持旗手。第二次参加亚运会的莫宛萤表示,很荣幸能够成为中国香港代表团在亚运会开幕礼的持旗手,相信这份荣耀也会在赛场上给予她力量。
本届亚运会,中国香港代表团派出940人组成的团队,660名运动员中包括东京奥运会金牌得主、男子花剑选手张家朗和游泳名将何诗蓓等,规模创下历届之最。
张家朗将在24日的击剑比赛向奖牌发起冲击,他表示,“这次的目标以夺取奖牌为主,希望冲金,但也不想给自己太大压力。亚洲花剑水平很高,竞争非常激烈,这次也是一个了解对手、积累经验的好机会。”
从运动员转为教练员的张玲,希望第四次亚运之旅实现梦想。“前三届我都以运动员身份参加,很遗憾没拿到奖牌,希望我的师弟师妹们能够力争夺牌。”拿过“接力棒”的网球运动员王康杰已是第二次参加亚运会,面对教练的期许,他希望努力做好自己。
上届亚运会,中国香港代表团摘得8金18银20铜共计46枚奖牌,创下在该项赛事中的最好成绩。“近年来中国香港的年轻运动员在自行车、击剑、体操等项目上成绩不错,希望他们在亚运赛场展现自我,在奖牌数上再创新高。”中国香港代表团团长霍启刚介绍。
中国澳门:争取荣誉 为全运会做准备
本届亚运会,中国澳门体育代表团派出273人的团队,其中运动员183人,将参加杭州亚运会田径、篮球、羽毛球、武术等21个大项的角逐。
中国澳门围棋运动员沈彦亨来过杭州多次,他期待这次有更多交流。中国澳门柔道队运动员邓丽敏是第二次参加亚运会,她期待通过此次杭州亚运会看到自己的进步。
视频:【杭州亚运会】中国澳门运动员邓丽敏:期待比紧张更多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澳门花样游泳运动员周静娴在雅加达亚运会集体项目取得过第八名,她希望此次能与更高水平的运动员一起参赛,取得更好成绩。
中国澳门代表团团长潘永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杭州亚运会是澳门代表团第九次参与亚运会,每一个代表队、每一个运动员都准备得非常好,希望通过杭州亚运会为澳门争光。
在雅加达亚运会上,中国澳门代表团的110名运动员参加了16个竞赛项目,收获1金2银2铜。
澳门特别行政区社会文化司司长欧阳瑜表示,希望运动员们好好享受参加杭州亚运会的过程。我们也能学习到办赛、组织的经验,为2025年粤港澳联合承办的第15届全国运动会做准备。
中国台北:突破亚运代表团第一百金
两天前,杭州亚运会男足项目F组第二轮小组赛中,中国台北队以1比0战胜印尼队。这是中国台北队参加亚运会男足项目以来的首胜,中国台北队主教练陈俊明把这场胜利评价为“永生难忘”。同一日的女足赛场,中国台北队以2:1战胜印度队,取得“开门红”。
本届杭州亚运会,中国台北代表团派出521名运动员,参加射箭、田径、羽毛球、棒球、篮球、拳击等33个项目的角逐,参赛阵容为历届之最,代表队总人数超760人。
“中国台北代表团在历届亚运会上已累计获得99枚金牌。本届亚运会,我们将获得第一百枚金牌,这非常有纪念意义,运动员们也会全力以赴。”中国台北代表团总领队蔡家福在此前表示。
刚参加完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中国台北体操运动员丁华恬,来到杭州后对于此间的一切充满好奇,在运动员村,她与其他运动员交换特色徽章,并结识到很多朋友。她希望在体操的平衡木项目进入决赛,达成她的“小目标”。
上届亚运会,中国台北代表团收获17金19银31铜,他们希望在突破百金的同时,向更多奖牌发起冲击。(完) 【编辑:王祎】
中新网武汉9月23日电 (武一力 陈思 邹悦)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3日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本届年会以“人民城市 规划赋能”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7000余名代表参会。
图为9月23日,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召开。张畅摄
“城市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城市、是老百姓的幸福乐园。”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石楠说。他指出,当前,中国城镇化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坚持人民在城市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当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路径。
据介绍,武汉市始终以“建设人民城市”为宗旨,加快推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不断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方式,在规划编制、空间治理等方面积累了新经验。武汉通过打造“两江四岸”核心区,促进城景融合;通过补足文化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完成多处历史老街改造与整治工作,让城市宜人、宜居、宜游。
为展示武汉城市规划发展成果,武汉筛选出12条专题调研线路和17个自助体验点,包含城市更新、历史名城和工业遗产、滨水名城、乡村振兴、产业新城等板块,涉及黎黄陂路、昙华林、楚河汉街等地标景点,供与会嘉宾参观考察,实地感受武汉的发展和变化。
据悉,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是中国规划行业影响力最大、学术水平最高、参与性最强的学术峰会和行业盛会,也是展示规划领域学术交流最新成果的重要平台。为期3天的年会将举办百余场学术对话活动,专家学者将围绕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历史文化保护、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话题深入探讨。(完)